梓辉说说大全网

宋朝才正式规定中秋节为什么唐朝就开始过了

时间:2024-10-10 浏览次数:0

中秋节是在北宋才正式确立为每年的八月十五,但为什么唐朝就已经开始过中秋了呢?其实要去探究中秋节的根源,在周朝时期便有相关记载。所以说中秋节的来历非常久远,只是到了宋朝才明确定了一个日子叫中秋,之前的人们还是看月亮来过中秋节的。唐朝和宋朝有很多诗词都有描写到中秋节,中秋是月亮最圆的一天,古人对于月亮的想象更是无穷无尽,这种好奇之心可能才是古人对中秋最大的纪念。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上,也就是今山东诸城,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述及创作缘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历来,人们谙熟于词中名句,激赏其对宇宙人生的追问、思考和超然脱俗的心态,但却对苏轼提到的欢饮达旦、大醉,以及怀念子由,可能无更多深细关注。其实,苏轼的这首词,是在宋代中秋节之亲朋相携而游、玩月与饮新酒等中秋习俗的背景下写就的,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受重九登高、佩茱萸习俗感召,记录其事,发抒性情。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大约是因为仲秋之月庄稼成熟、丰收,故可以之供养衰老鳏寡之人。但中秋节作为节日的出现则是要晚至初唐以后。清代俞樾曾说:“自唐以来,世间皆重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茶香室四钞》卷一)而《洪亮吉集·释岁》中也曾记载:“中秋节,唐初尚未盛行,故虞世南、欧阳询、徐坚等作类书,《岁时部》皆未列入。若唐以前八月十五日见于史传者,惟《隋书·新罗国传》‘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各赏以马布’,及《武夷山记》‘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魏真人等会山顶宴集’数事而已。”

中秋节在产生之后,我们现有的习俗,唐宋时即已流行,只是在诗词中的表现有所侧重。如中秋食月饼的习俗,就很少体现。周密《武林旧事》有南宋时始有食月饼记载,“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则月饼与中秋、团圆的意义被明确表达。

但是,唐宋人对于张灯结彩、玩月、饮新酒及观潮等记载较多。玩月,即赏月。南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八月十五夜,(苏颋)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可见这天,宫中值班的官员学士们都要赏月、饮酒、赋诗。唐宋人有不少中秋诗就是在此种情景下写就。如白居易就有《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吴融亦有《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等。

正如苏颋所言,八月十五的月清光可爱,适宜观赏,若登高清览,更增流韵。苏轼在熙宁九年欢饮达旦的地方,就是在超然台上。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东京梦华录》亦提到中秋赏月时,“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夜无论贫富贵贱,各怀逸兴,皆要登高赏玩,以欢度佳节。而杭州人去“绘福楼观月”(《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则是一大胜事。若无高台赏月,亦会影响情致:“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开元天宝遗事》卷四)虽然唐玄宗的望月台因安史之乱终没建成,但由此也可窥测中秋高台赏月之习俗的普遍,和受人重视。

而为观月添胜的,自然离不开饮酒,所谓的“欢饮”,才能“达旦”,才可成“竟夕之欢”“至于通晓”。《东京梦华录·中秋》:“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行都有官酒库,每岁清明前开煮,中秋前卖新。”大约中秋这天,家家要尝新酒,不仅赏月时佐酒,白日亦多豪饮。为此,官库从清明前就开始煮酒,做准备了。

此日,“三秋恰半”,正是丰收季节,各种瓜果时蔬上市,无论宫廷、民间,都会享此丰硕果实:“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东京梦华录·中秋》)宫中自然最为丰华:“禁中中秋赏月,有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辉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粲,竟夕乃止。”(《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丰盛的瓜果百物,令人切实感受到收获的充实、富足。此时虽然天气渐凉,但却仍姹紫嫣红,“槐黄荣,桂香飘,断肠始娇,金钱夜落,丁香紫,蘋沼白,花尽实也,”(清·陈淏子辑、尹钦恒校注《花镜》卷一)瓜熟蒂落,花团锦簇,丰盈美好。

中秋这天全民游乐歌舞,也是必有节俗:“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东京梦华录·中秋》)“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梦粱录》)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有趣习俗,虽不普遍,但亦可记上一笔。如现今盛行的放河灯,早在宋明时期即已流行:“此时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粲如繁星,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那粲如漫天繁星般通明透亮的河灯,仿佛穿越时空,仍点亮在我们眼前。另外,在杭州等这样的地方,还会有观潮习俗,(参《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苏东坡亦有《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诗,此不赘述。在一些地方,八月十五日这天还有佛像等节目:“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酉阳杂俎·境异》)

以上是散见的中秋节俗。其实,中秋节更多存在于诗词吟咏中,使之因此有了丰富而绵远的生命力与内涵。古人对中秋节的吟咏,主要集中在月的咏叹上。从唐代起,抒写中秋之月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总体而言,有一个大致的脉络。

在中秋节产生之前,古人对于秋月的吟咏,多围绕其自然特点而创作。《皇览·逸礼》:“秋则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辂,驾白骆,载白旗,以迎秋于西郊。”宋玉《九辨》:“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彼此梧楸。”秋尚白,又由于秋自白露始,天渐凉,露结为霜,所以秋露、秋霜、秋之银色或霜色,便被自然地根植于此类诗歌当中。左思《杂诗》有“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孙绰有“萧瑟仲秋月,飚唳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叶悲先落,攀松羡后凋”,谢惠连《怀秋》有“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廖唳度云雁”,刘宋南平王刘铄有“昊天清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梁简文帝《望月》有“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桂花那不落,团扇与谁装。空闻北窗弹,未举西园觞”,可谓代表。

傅咸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较早抒写月可以兴福降祉,与唐以后中秋节所蕴含之意旨吻合。鲍照《玩月》之“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亦揭开十五之月蕴蓄牵挂远方之情。唐宋人写中秋月,是从以往普通的月中,体会到了“那一个”月,使之具有区别性:“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姚合《八月十五夜看月》)月还是那个月,望月人的心境不同了,有月圆而生人间团圆之美好愿望,但亦因节近白露,清霜初生,而生清寒之意,故亦成为寄托思念之媒介。

由于中秋节是家人欢庆、友朋游赏、万民同乐的节日,故在中秋这天,用诗歌表达思念之情、渴望团圆美好之作成为中秋诗的主旋律,所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道尽此刻天下人共同的心愿与祝愿。惟其如此,中秋亲朋不在身边,就会异常孤独落寞,故东坡醉酒之时,不免要挂念其由,郑谷则挂念其同年李屿,(《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苏舜钦则怀念张子野;(《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而在禁中值班的白居易,则怀念其好友元稹,元稹在接到白居易中秋念己之诗后,仍答以《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虽然其时早已过了中秋。

标签: 治愈系文字心酸无奈难过图片发自拍不尴尬的文案踏青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最能暖到男人心的情话

阅读排行